新西兰葡萄酒主要出产于十大葡萄酒生产区域,这些生产区横跨全国1600公里国土,从北岛到南岛,包括北部地区(Northland)、奥克兰(Auckland)、怀卡托(Waikato)/丰盛湾、吉斯本、霍克斯湾、惠灵顿、尼尔森、马尔堡、坎特伯雷/怀帕拉和中奥塔哥地区。
如果您钟爱葡萄酒,并渴望在丰收时节探索葡萄园和酒庄,那么您的选择就多了。
北部地区和奥克兰地区不仅提供新西兰的一些最佳旅游体验,更拥有许多大大小小的葡萄园和酒庄,出产屡获殊荣的不同品种系列的葡萄酒。
葡萄酒酿造和葡萄种植可追溯到新西兰殖民时期。早在1836年,有史料记载英国殖民者试图在怀唐伊地区生产葡萄酒,但直到1851年,法国罗马天主教传教士才在霍克斯湾建立了传教区酒庄(Mission Estate),这也是新西兰现有的最古老的酒庄。
由于经济和立法(禁酒和限酒令)的原因,以及文化因素(英国移民者对啤酒和烈酒的偏好), 葡萄酒产业在新西兰长期都处于边缘地带。
直到近几十年,上世纪六十年代晚期和七十年代早期,随着国际交通旅行的发展,许多新西兰人出国旅游、生活和工作,绝大多数出行在欧洲地区。六十年代新西兰人逐渐发展建立了清晰的kiwi身份认同,而飞机使得更多的新西兰人有机会旅行并体验到欧洲的高端葡萄酒文化。
上世纪七十年代,马尔堡的蒙大拿酒庄(Montana)开始生产葡萄酒,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有酒庄生产有年份和葡萄品种的葡萄酒。自1977年出产第一批长相思葡萄酒至今,蒙大拿(如今并入布兰卡特酒庄Brancott Estate经营)仍是享誉世界的葡萄酒品牌。这一批蒙大拿的长相思葡萄酒及紧接的产自奥克兰的赤霞珠真正开启了新西兰的葡萄酒产业。
如今新西兰被众多葡萄酒品评师认为是全世界最好的长相思葡萄酒出产地。业内有名的英国葡萄酒评论家于上世纪90年代评论新西兰的长相思是:“无可争议的世界第一”。
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新西兰流行过橡木桶酿的长相思,但在近几十年,橡木桶酿的长相思已经淡出主流,不再流行。
除了这个小插曲,新西兰长相思持续发展广播美名,一位著名葡萄酒品评师说到:“世界上没有其他地方可以和新西兰媲美。。。新西兰是全世界最适宜种植长相思葡萄的地方”。
在奥克兰、中奥塔哥靠南的区域及皇后镇,红葡萄酒通常由各种不同的葡萄品种(赤霞珠、梅洛、或是不太常用的品丽珠、小味儿多和马尔贝克)或黑皮诺调合制成。
早期成功种植红葡萄和生产红葡萄酒的酒庄主要为库本酒庄(Corbans),马克威廉酒庄(McWilliams)及传教区酒庄(Mission Estate),以及其他众多酒庄,出产的品种主要是赤霞珠。随着葡萄种植技术的进步,人们根据新西兰的海滨气候调整种植方式,成功种植了更多梅洛及波尔多风格的葡萄。
总体来说,新西兰红葡萄酒酒体成熟,果味浓郁带有淡橡木清香。每个区域的产品没有绝对的差异,不同酒庄的葡萄酒因年份、葡萄园、葡萄品种以及葡萄酒生产者的理念而各具特色。
黑皮诺是新西兰非常重要的葡萄品种,其重要性超过了种植本身。在早期葡萄酒产业时期(70年代晚期80年代早期),新西兰,尤其是南岛靠南区域相对较少的年日照量使得酿造红葡萄酒的葡萄种植并不顺利。
在这一时期,中奥塔哥的卡瓦劳峡谷(Kawarau Gorge)出现了第一批黑皮诺葡萄。相较新西兰这样一个年轻的国家,中奥塔哥作为优质核果尤其是樱桃的出产地可谓历史悠久。该区域四面环山的地理环境有利于葡萄酒酿造。近年来,中奥塔哥的黑皮诺屡获国际大奖,使其成为新西兰最受追捧的葡萄酒品种。
如今新西兰的葡萄酒产业不再局限于葡萄酒生产,许多葡萄庄园向游客开放观光、品酒等活动,体验不一样的新西兰葡萄酒丰收季节。部分葡萄庄园欢迎游客参观葡萄种植地,甚至可让游客亲手采摘葡萄。您再次来新西兰时,一定记得要尝试这些特别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