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桌面快捷方式 | 添加到收藏夹 | 大字体小字体

新西兰小学:循序渐进的阅读课

收录于: 2015-02-11  贡献者:   浏览量: 约2268次

在新西兰,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都对阅读倾注了高度的重视,阅读课的形式也是花样多多,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从3岁上幼儿园的时候开始,教室里必不可少的而且很醒目的肯定是一个图书角(Reading corner),几个大书架上摆满了花花绿绿的图书,老师定期从公共图书馆借书来更换每天老师们都会安排固定时间给还不太识字的孩子们读书,孩子们也会每天自己选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带回家,由爸爸妈妈来给读,那个时候的书都是图画书,一页上没几个字,孩子关注图画多过文字,不过别小看这每天一本书,虽然寥寥几个字,也许5分钟就可以读完,但就是在这样一点点日积月累的阅读中,孩子们渐渐把阅读当成了一个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情了。

  上了小学,除了每天要带书回家,还要每天在阅读日志上做记录,也算是家庭作业吧。小学期间的阅读日志分三个级别。

就是这三本阅读日志了,小学六年,每两年用一本。除了记录读后感,还会记录阅读的天数,达到一定的天数就会获得一张奖励的贴纸,

  让阅读变得有趣一些。

  一、二年级的时候是由父母来填写的,不过填写的内容是要跟孩子一起讨论后再写的,比如这本书最精彩的地方是什么,你最喜欢的人物是哪一个等等,类似读后感,不过只一句话就可以。当初天天小朋友刚上学的时候,回家的作业就只有读书这一项,阅读的重要性由此也可以体会。

  到了三、四年级,阅读课的形式变成了分小组讨论的形式,老师按照孩子们的阅读水平分组,然后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给孩子们读,此时阅读的题材不再仅仅限于故事类,会加进些关于自然科学以及实事报道之类的文章,孩子们的涉猎范围也跟着开始加宽,同时,老师会布置一些问题,孩子们读完了要给出答案的,也就是所谓的阅读理解训练。记得天天小朋友二年级的时候带回来一篇关于龙卷风的文章,后面的问题连妈妈回答起来也没觉得多容易

  。不过这样的阅读训练还就得从小不点儿时期就开始。

  在这个时期,老师开始有意地让孩子们去体会作者是怎么写文章的,除了必须交代的地点时间人物事件,还用了什么奇特的写法来吸引读者的,写作的训练也就这样潜移默化在阅读中了。

  随着孩子阅读水平的提高,阅读的书慢慢就变成了文字多过图片的章节书了(Chapter book),孩子们可以从家里带来自己喜欢的书跟别人分享,每周可以从学校图书馆借3-4本书带回家读,老师也相应地给孩子们开设了图书馆系统以及如何查找书目的介绍,小朋友总可以从图书馆找到一些特别有趣的书借回来看。

  此时的阅读日志也开始由孩子自己来记录读后感了,读后感可以是自己觉得文章里用的好的词,也可以是自己读完的感受,并不要求什么固定的格式,如此,孩子不会觉得写阅读日志是件困难的事

  老师还经常会给孩子们一些小小的挑战,让阅读变得更为生动。小朋友上个学期阅读课的一项任务就是:选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来重新设计书的封面、情节、人物和新书简介。

这是小朋友特别特别喜欢的作者GeronimoStilton的系列书。买了一本又一本,经常一本书两天就看完了。于是,小朋友毫不犹豫地就选了其中一本来作改编。

阅读,就这样循序渐进地变得亲切和鲜活。有了扎实的阅读基础,孩子长大以后的自主学习一定会变得轻松顺利

信息来源:搜狐母婴